普嘉精舍

普嘉精舍_612_1-1200x800
普嘉精舍_45_2-1-1200x800
B5
普嘉精舍02-800x1200

宗教建築

普嘉精舍

緣起

普嘉精舍是一棟座落於市中心的建宗教築,基地狹長、地坪窄小(約100坪),因此設計者如何在有限的基地與複雜機能的需求下,透過建築的形式、空間材料,試圖具象化地傳遞佛法的智慧與慈悲,經由精舍建築彰顯佛教的意義與功能,創造寧靜的空間氛圍,以期眾生同住淨土。

 

 

因此,嘗試循三個面向來探討精舍建築的宗教內涵:

滿足多元的機能

此精舍乃是禪宗道場,所謂佛法不離世間法,行住坐臥皆是禪,因此普嘉精舍必須在這樣狹長的基地上同時滿足生活弘法的多樣化機能乃是設計者的一大挑戰。設計之初,設計者試著利用商業區高建蔽率的特性,將建築物退縮騎樓建築,利用偏於一側的照壁將一樓之齋堂及寮房及二樓的行政空間的動線及殘障設施之服務入口隱藏於邊緣,樓梯順勢於主入口導入一直達三樓大雄寶殿。

傳統佛教建築的轉換及佛法精神的再現

利用遮蔽次入口的照壁隱喻傳統山門的意象,而先收後放的主階梯則是具體而微轉化朝山的路徑。

古代僧人避隱山林、修行參禪、開山鑿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名山古剎,本設計由於基地及機能的嚴苛挑戰,促使設計者必須非常有效、嚴謹的使用每一空間,而在建築量體中切割出的朝山步道,似乎是現代叢林中雲岡石窟的再現,而斜牆山壁上的六個內龕佛像菱形的玻璃體猶如開鑿出的六顆鑽石,象徵「金剛經」中以金剛—鑽石隱喻佛法智慧如金剛之能斷諸煩惱無明。同時照壁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是轉化傳統寺院照壁的再次呈現,並呼應了本精舍為禪宗道場的內涵,而走過隱喻著六根六塵六識六道輪迴十二因緣之的36階大台階,來到大雄寶殿終於看到如來真面目!暗喻著成佛的歷程與究竟!

反應建築師對佛法與建築的體驗

精舍的教化功能在「接眾」、「弘法」,播下佛法的種子以利普渡眾生,既然要「接眾」就要先「融眾」,融入既有涵構與周圍環境成為一體,因此設計者在立面的處理上分別延續引用兩側建築的開口部分割比例,並將對側的橫向開窗反應於四樓,這種如鏡子般的反映其他影像的處理,傳達了佛法「無我」的中心思想。外牆材料及工法上採用清水模混凝土,完工拆模便不做修飾,間接傳達禪宗修行的終極目的━徹見本來真面目。

Date

2005 年 5 月 26 日

Like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