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豐七也

DCIM100MEDIADJI_0585.JPG
1.豐富的建築語言增添社區街道的獨特印象-1200x800
4.雙皮層的立面創造隱私與美感-1200x800
1.山水花崗岩傳達低調與謙卑-1200x800
2玻璃鏡面圍塑出對內庭園-1200x800
2落地窗的打開創造餐廳的延伸-1200x800
1.中庭空間的虛實之間-1200x800

低層住宅, 住宅

年豐七也

楔子

「可能」的存在 – Environment (環境的回應策略)

斜屋頂無論於東西方均可視為傳統建築的典型標誌,其結合實用性與造型特質,回應環境所給予的挑戰。

本案在面對外部法規限制及亞熱帶氣候的環境因子中,設計者以重新定義別墅的本質作為出發點,透過斜屋頂的語彙轉化,思考如何結合「風、光、水、綠」的設計元素,成為良善回應環境的建築。

「有無」的對話 – Emptiness (環境的回應概念)

基礎建築空間組成由有形的實體和無形的場域組構,因此空間的變化透過「有形」和「無形」的比例調和而成。

在面對變換多元的自然環境中,空間的氛圍透過平面的實虛定義,將量體留白形成挑空中庭,輔以植栽,形成建築的內與外、前與後、無和有,實體跟虛體皆成為設計者對應的語彙,在進退、實虛的序變節奏中展現如同雙人舞般的協調默契。

「未知」的期待 – ECO Villas (環境的回應呈現)

在面對環境的課題中,引進新的環境整合概念,導入軟體分析於設計發想開端,以科學的角度切入建築,如同進入以環境為名的實作場。

在反覆的測試中,將理性的分析透過在土地上展開一場關於自然與建築的實作精神,產生的結果將會是感性而具品質氛圍的空間,就像在樹林裡因風與光的交互作用,雕琢出七顆有稜有角,由內而外站立在邊坡上的ECO Villas。

山之巔

坐落於都市與自然的邊坡上(材料選擇回應環境)

本案位於新北市林口特定區,工商發達而區域特質鮮明。

基地位於純住宅區內,周邊皆為三、四樓透天別墅,西北方臨八米計畫道路,東南方為區域邊緣,地勢轉下直至山坳谷底,綠意一路延伸至視覺的彼端。

透過環境回應決定主要立面材料,從地而上,於地板鋪面至建築表層均以山水花崗岩作為主要基石,以造山回應山巔,形成住宅與自然比鄰的環境優勢。

林之中

順應自然隱沒山林之內(建築配置回應環境)

設計者秉持將環境作為主角的原則,將配置的主動權交由環境決定,東南面的山坳地貌,景色壯美而鬱鬱蔥蔥,透過提出建築量體的「讓道」概念,作為回應自然的謙遜態度。

以環境模擬軟體分析基地日照、溫度及風向,因應林口台地的風向主要為東風,西北-東南座向的配置結合風的流動,切割量體角度,並且因禮讓的配置手法,使自然光線可以於一天的位移中穿透內外,提供使用者良好光線,輔以植栽綠意配置以達到調節室內外溫、濕度的效果。以求創造出不只迎合自然環境的造型並與之共存,提出一種接近自然的生活新型態。

 

霧之間

金屬皮層(立面材料回應環境)

本案是由兩層主要的皮層構成:硬層與軟層、結構與立面。

結構皮層運用風的切面形塑建築外觀的稜層角度,而不再是生硬的垂直線,然而,在破除屋頂與牆面的分界之後,讓出的是更彈性的居住空間;立面皮層的多孔隙穿透,將陽光一日的位移透過孔隙的大小變化,穿透灑在有如潑墨畫的石牆上,形成一幅充滿禪意的山水畫布。

亦回應林口的多霧特質,如同將陽光從雲霧中折射,雕琢出山巔之上,林口之中,雲霧飄渺之間。

 

Date

2010 年 8 月 10 日

Like
向上滑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