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創研大樓

戴育澤建築師事務所 / 中國醫藥大學創研大樓
Gallery 01
Gallery 02
Gallery 03
Gallery 04
Gallery 05
Gallery 06
Gallery 07
Gallery 08
Gallery 09
Gallery 10

學校

中國醫藥大學創研大樓

關於

水湳 - 基地紋理

水湳,是原先的台中航空站所在地,之後歷經胡志強、林佳龍兩任市長努力規劃,成就嶄新之「水湳經貿園區」-揭櫫以「智慧、低碳、創新」為主軸,在都市涵構中皆是城市與外部連結的節點;晚近加以眾多的大型公共建設如:中台灣電影中心、水湳轉運中心,以及多次的國際比圖,水湳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智慧營運中心,在在都預示著水湳在實質及意象上都是台中通往未來,接軌國際的門戶所在。

中國醫藥大學 - 價值願景

創立於民國47年的中國醫藥學院,在現任董事長蔡長海先生的勵精圖治下,於2003年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期間並聯盟亞洲大學成立 「中亞聯合大學系統」,以收資源共享、跨域學習之效,而其中由日本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亞大美術館也因此更能發揮其乘數效應。在水湳校區的基地上,蔡董事長更展現強大的企圖心,希望結合大學醫學中心、生醫工程育成中心、中科以及精密機械製造將其定位為國際健康產業園區,發展為生醫產業的創新聚落。

創研大樓 - 開啟未來

為成就此產學合作的跨領域整合大學城的未來願景,蔡創辦人在各別建物設計之前,便曾先後兩次邀請國內外團隊參與園區的規劃,目前的整體方案便是依據世界知名設計公司SOM的方案及設計準則來進行的。而基礎建設 (infrastructure)則是禮聘AECOM為顧問,日後亦將計劃邀請數位普立茲克獎的建築師參與設計。在以上背景下,作為第一期工程的A2創研大樓,不管在時間上、區位上,或者說在建築角色的扮演,都極具挑戰性。因此除了在定量上應滿足160間教師研究室及近80間實驗室的空間需求外,並應思考以“創新研究”為思維、“生化實驗”為內容的“建築表徵”

建築概念

「創新研究」

「創新」或「創造力」從神經學上來說,就是超強的聯想力:兩個不相干的迴路,建立一種「新」的聯結產生。從未有的新關係,進而改變既有的思維而建立嶄新的程序或產出新產品。我們在描述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時,常用「創新觀點」,甚或「高瞻遠矚」來描述,亦即「見所未見」。而「生化研究」必須「明察秋毫」。

不管前者的宏「觀」,或後者的微「觀」均是用透過「眼」見的「觀」來作隱喻比擬。亦即抽象的「觀」與實體的「觀」(眼) 的一種相互類比。

「生化實驗」

顧名思義是研究生物體中的化學進程的一門科學,而即便是不同的生物及其組成「分子」亦存在相似的「亞基」構成。而其中去氧核醣核酸(DNA)更是生物、

化學、醫學最重要的研究領域,更是遺傳信息保存和傳遞的構成基礎,其在顯微鏡下是以「雙螺旋」的構成其幾何的特徵。

因此我們透過回顧「水湳」及「中醫大」過去的發展及未來展望,並深入「創研」的核心價值後,提出以下三點為設計概念。

都市之門

中醫大之窗

「DNA空間

設計呈現

平面配置: Function / Flexibility及Futurity

創研大樓於校區中的第一排,不論就水湳或中醫大都是首批完成的大型建築;    爰此,在壹樓留設的川堂,不只是呼應了開放式校園的理念,亦象徵門戶之意象。至於實驗室的標準樓層,則將服務性空間如梯間、陽台、廁所、茶水間等集中安排於北側,留出最大空間的可能性於南側,以便於彈性使用,並於走廊兩端留設因應未來改變的管道空間,避免用途改變對建築外觀及環境產生視覺衝擊。

剖面:Accessible / Sustainable

在既有的法規及業主需求下,極大化樓層高度來因應實驗室及教室空間的多樣性和未來性需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中間的討論空間,設計了一支由B1F~9F的弧形樓梯,藉以隱喻研究之核心為雙螺旋的DNA定序。而百轉千迴的方向轉換,也呼應研究者於實驗時的心情寫照,或明或暗、步步驚奇,經過曲折迂迴的過程,最終到達9F的眼睛型的眺望平台,豁然開朗,一覽無限遠景。而DNA大樓梯同時亦扮演了風廊之煙囪效應的角色,並透過9F鏡面版及各層挑空區不鏽鋼板曲版的折射處理,引入光線,吸引上下樓層的使用者以DNA樓梯為主要交通動線,增加彼此的互動,並具體回應節能減碳的永續性目標。

立面:Interacting / Rhyming

建築周圍有寬闊的場域,東、西、南向面外而光線充足,於是我們配合模矩化的空間組織安排,創造富於序列韻律的開窗節奏,而雙層水平遮陽的設置除了節能效應外亦豐富了光影的表情,其對應一樓「都市之門」 (川堂) 及9F「中醫大之窗」 則又猶如水波紋般的上下律動,讓整體立面造型充滿了生命力。在材料選擇以中性的灰色為基調,配以雙層微反射玻璃及金屬板,而「中醫大之窗」的全鏡面處裡,則收畫龍點睛之效,時時刻刻都與周遭環境光線及觀看者產生對話,更為本案精神之所在。

結語

研究實驗常有失敗,創新亦有風險,然而處於數位時代的「知識流」之中,當「產業模糊化」、「專業平庸化」已成常態,「破壞式創新」已然成為唯一的選擇。創研大樓就是在時間及預算的挑戰中期盼而生,希冀在水湳諸多普立茲克獎建築作品中,為本土建築師佔得一席之地,揚眉吐氣,就像此波疫情一般,重新發現台灣的美好,並以新的視角看台灣。

最後在此亦要謝謝蔡創辦人的「慧眼獨具」,在本所所提的數個方案中,選擇支持本案,同時亦要感謝所有參與的團隊,許許多多的不可能,因為一本初心,方得實現,再次感謝!

Date

2020 年 4 月 27 日

Like
向上滑動 Top